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采購的華錄大容量藍光存儲系統驗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繼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之后,中國社會科學院體系內第二家采購藍光的單位,充分展示客戶對華錄光存儲的信賴。
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情報研究室,成立于1957年;1963年改名為學術資料研究室;1977年以學術資料研究室為基礎組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情報研究所;1985年10月情報所與院圖書資料中心籌備組合并組成文獻情報中心;1992年10月改名為文獻信息中心;1994年起組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2013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中心整合成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館藏豐富,特色突出。各類紙本圖書收藏量超過200萬冊,擁有國內規模蕞大的新方志館藏,是國務院學位辦指定的哲學社會科學博碩士論文收藏單位,也是國內重要的古籍收藏機構。
面對如此龐大的圖書儲備量,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也積極開展數字化工作,使用哪種介質來對數據進行存儲是數字化工作的蕞終落腳點。其實對于檔案行業來說,長期存儲是剛需,如果介質的存儲壽命不夠長,所耗費的運維轉錄成本就會驟然上升,給檔案的存儲工作帶來壓力。
在經過詳實的考察后,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選定藍光光盤作為重要數據的存儲介質,采購華錄大容量藍光存儲系統。該系統基于大容量藍光光盤庫,搭載極光存儲資源管理平臺,可對數據進行長期存儲,期間100年無需數據遷移,大幅度降低運維成本。